top of page



介绍敦煌














“敦煌”一词,最早出现在《史记·大宛列传》中
张骞给汉武帝的报告,
说“始月氏居敦煌、祁连间。”
汉武帝元鼎六年(前111年),汉朝正式设敦煌郡。

-
古代人一般用汉字本身的意思来解释“敦煌”地名
-
如东汉应邵注《汉书》中说“敦,大也。煌,盛也。”
-
唐朝李吉甫编的《元和郡县图志》进一步发挥道:“敦,大也。以其广开西域,故以盛名。”
-
但现代大多数学者认为“敦煌”的词源不是汉语。
-
一般认为《山海经》中记载的“敦薨(hōng)”是敦煌最早的称呼,而“敦薨”或敦煌是当地少数民族语言的汉语音译,至于是哪个民族,至今也没有明确的结论。
















敦煌位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
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
在古代是中原通往西亚和欧洲的交通要塞
公元前
121年
-
汉朝夺取河西走廊,在河西设置酒泉、武威二郡
-
敦煌一带归酒泉郡管辖
公元前
111年
-
又分酒泉、武威二郡之地
-
增设敦煌、张掖二郡
-
至此,著名的“河西四郡”形成
1900年
-
一位“王圆箓”的道士首次发现了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的入口

从此,敦煌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
将自己展示在世人眼前







但这没有引起当局者的重视
反倒是一群外国探险家对敦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
他们以金钱交换的方式从王圆箓那里得到了大量的历史珍宝
致使敦煌遗书流落海外







为保护敦煌历史
于1944年
成立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
1984年
扩建为敦煌研究院
敦煌研究院专门研究敦煌学
同时也保护敦煌石窟(莫高窟、榆林窟、西千佛洞)和
麦积山石窟、炳灵寺石窟、北石窟寺等其它文物。






bottom of page